1. 首頁
  2. 常見問答

擴充插槽SATA如何區分?

依然好用的匯流排標準—SATA

這集要跟大家談HDD最常見的匯流排–SATA。

 

要談SATA必須先談HDD,HDD雖在1950年代就被發明出來,但直到1990年代儲存容量才大幅提升,單位儲存成本也隨之下降,在短時間內快速普及,由於容量大、技術成熟、成本低廉,至今仍是PC、筆電與工業電腦最常用的儲存裝置。

 

為了連接HDD,電腦中必須有控制器與磁碟機技術,因此1980年代Compaq 與 Western Digital等公司為PC設計出磁碟介面,並成為PC的標準配備,1994年成為美國國家標準X3T10-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也就是ATA。在ATA推出前不久,IDE也已問世,同樣由Western Digital設計的IDE問世,IDE簡化以往控制器的功能,大幅降低其成本。嚴格來說,ATA與IDE是不同技術,ATA是控制器技術,IDE則是匹配ATA的磁碟機技術,不過由於這兩者高度整合,後來名稱為業界互用。

 

隨著電腦技術快速進步,ATA的問題開始浮現,首先是因線路採用並列式設計,因此容易產生電磁干擾,其次是並列排線所佔的空間也過大,因此業界開始著手研發新標準,2002年序列式ATA也就是SATA(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)問世,傳統的ATA隨即改名為PATA。相較於PATA,SATA採用的差分訊號系統可有效去除雜訊,此特色讓SATA的操作電壓大幅降低,再加上序列式排線索站的空間也更少,因此推出後快速取代PATA。

 

第一代的SATA頻寬為1.5Gb/s,傳輸速度則達150MB/s,在當時已屬於高頻高速,不過2000年代電腦技術正處於快速發展期,硬碟資料量和處理器運算速度成長飛快,為此SATA組織分別在2004和2009年推出SATA2、SATA3兩次新標準,大幅強化頻寬與速度,在SATA3標準中,其頻寬已達6Gb/s,傳輸速度則為600MB/s,之後SATA3又陸續推出SATA3.1~SATA3.5等幾次小改版。除了SATA3之外, SATA還推出專為外接驅動器設計的eSATA(External Serial ATA)與迷你版本SATA的mSATA (mini-SATA),以滿足市場多元需求。

 

SATA從2003年問世至今已有20年歷史,在這期間頻寬更大、速度更快的匯流排標準陸續問世,尤其是PCIe推出後SATA的優勢漸失,對此SATA推出了使用兩條PCIe通道、速度最高可達16Gbit/s的SATA Express(或稱SATAe),由於SATAe與前面提到eSATA的字眼相似,因此必須特別注意不要混淆。

 

整體而言,SATA屬於較舊的匯流排標準,現在已逐漸被PCIe取代,不過由於資料傳輸速度仍有6Gbit/s,因此部分應用於特定領域的工業電腦仍會採用,友通資訊也有相關產品,如欲瞭解更詳細的技術資訊,請與友通資訊團隊聯繫